欧冠决赛皇家马德里1-0利物浦
如同欧洲杯决赛之后,很多人把意大利的失利完全归咎于右后卫迪洛伦佐。
英格兰队在欧洲杯决赛中首开纪录
以下为这两个目标的共同点:
以下是这两粒进球在得分前的共同点:
现在来看,你还觉得那粒进球完全是阿诺德和迪洛伦佐的错吗?他们本来可以做得更好,但进球前的场上形势,注定让这两个人很容易成为进球的背景。如果你仔细看视频,就会发现阿诺德和迪洛伦佐都没有漏掉任何人。在对方传球前,他们望向身后准备冲进来的球员,但毫无用处,他们根本防不住。
在巴尔韦德传中之前,阿诺德就已经注意到了维尼修斯
在特里皮尔传中之前,迪洛伦佐已经注意到了卢克·肖
为什么?因为:球队的整体阵型已经被对方调动起来,而我作为边后卫,必须全力回撤。内外防守没有别的办法;这时候对方一旦传球,就很难防守(阿诺德即使碰到球也有可能乌龙球,迪洛伦佐需要扭腰)。
不止这两粒进球,欧冠半决赛中,比利亚雷亚尔对利物浦的两粒进球、比利亚雷亚尔客场的乌龙球、利物浦客场由迪亚斯打入的扳平比分、曼城主场对阵皇马时德布劳内的头球、曼城客场对阵皇马时马赫雷斯的首粒进球……所有这些进球的本质,都是在双方对局部进行了大举投入之后,赢得主动权的一方得以转移球,弱侧的球员便可完成收割。
这种得分方式为什么会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大型赛事中?就是因为当两支球队势均力敌时,两队都不会放弃一寸土地,会在某些区域投入大量资金。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我们常说的“扎堆”?没错。青少年的扎堆是随机的、无意识的,为了快速拿到球;高水平比赛的扎堆是有秩序的、有意识的,为了拿下局部区域,完成转移。这时候,谁能把球转移出去,谁就有得分的希望。
利物浦丢球关键帧
利物浦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左后卫罗伯逊防守莫德里奇。结果,莫德里奇和卡瓦哈尔利用微小的空隙将球传出。然后皇马的局面突然变得明朗起来。范戴克被调出(替换罗伯逊)防守巴尔韦德,防线不得不严重向左倾斜,皇马的进球来了。
意大利丢球关键帧
意大利开出角球后,反击失败,卢克·肖利用盘带能力将球传给凯恩,凯恩转身传球,面前是一片空地,意大利只能后撤,根本来不及上前击球,这时候只要特里皮尔脚法够好,远端的队友够快插上,英格兰就有很大的得分机会。
欧洲杯小组赛 法国1-0德国
这粒进球也是如此,之前发帖的时候,有朋友纠结胡梅尔斯的解围竟然变成了乌龙球。问题在于,这种需要来回扭腰的球很难解围,而且如果胡梅尔斯没碰到欧冠决赛米利托进球欧冠决赛米利托进球欧冠决赛米利托进球,中路的法国球员也能把球踢进球门。这粒进球的核心是双方在一边投入了大笔资金,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法国队成功将球转移给了埋伏在弱侧的队友。
总结一下,在实力相当的比赛中,这种套路最容易得分的核心原因就是双方都会在某个区域投入大量资金。此时,赢得主动权的一方可以将球转出,弱势一方的球员可以轻松完成收割。因此,当我们面对实力与自己相近的对手时,破局的关键就是转移;如何训练?最有效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区域划分,二是布置多个球门(本质上也是区域划分)。明天,我们将为大家带来具体的教案推荐:通过场地区域划分鼓励转移;通过群体球保护控球权。
标签: 欧冠决赛米利托进球